校園文化滲透孩子的內心世界!

讓校園文化滲透孩子的內心世界!要用什么方法才能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到底孩子的內心世界在想些什么?孩子們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呢?是啊!孩子的內心世界到底在想些什么?做為家長而言,確實很難掌握,也很難進行理解。
因此,我常說:「想要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一張隨意的涂鴉就像千言萬語一般,畫畫可以傳達情感和語言,而且也是孩子們最初的語言,畫畫是最直接的訊息傳遞,也是內心情感的流露,所以孩子們藉著繪畫的表現爸爸媽媽們可以發現孩子們內心最真實的情感和問題,如果可以適時的給予協助、輔導與陪伴,孩子們使能健全的成長與發展。
繪畫治療是靈活多面性的,它為孩子們提供了特有表達的可能,它適合不同年齡不同個性的對象,可以在不同地點實施。繪畫治療更可以避開語言的侷限,直接用圖像和意向建立聯系,有利于搜集真實的訊息,更能有效地解決孩子們的心理問題。
其實在生活中,孩子們常常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如果爸爸媽媽們能夠學會透過繪畫的形式,從繪畫本身的圖像進行解讀,以及透過問話的方式和孩子來進行親子的互動溝通,不但可以讓孩子們釋放其情緒,更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關系,更能地有效地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關系,如此孩子容易接受,也可以降低心理防御。
由于繪畫創作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游戲,因此孩子比較能夠輕松地和父母參與其中,降低防御心理,投入事件的主體,而讓潛意識的內容、情感、思考自然地浮現而讓父母可以透過陪伴而成長。
繪畫心理治療過程,除了提供心理治療之外,也為孩子們提供一種看待自己所面臨新問題的新方式。創作的過程可以是一種憤怒、敵視感覺的釋放和發泄,它是一種能被社會所接受,而且不會傷害他人的發泄方式,在父母的陪伴下使孩子的焦慮得到緩解,心靈得到升華。
表達性藝術治療(expressive art therapy),是透過音樂冥想、藝術涂鴉與創作、身體雕塑、演劇、重新創作等過程來經驗自己的生命故事,是一個從抽象概念轉化到生活具象的過程,藉此展現藝術的穿透力,也將開展個人自發與創作的能力。繪畫治療是表達性藝術治療中一種極具創造性的治療手法,無論是對心理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以及特殊教育者群體,繪畫治療都以其獨特的魅力讓治療師與來訪者之間迅速建立關系,打開他們封閉的心門。此外,在后續的治療中,繪畫治療更能有效宣泄來訪者的情感,剖析其行為模式,解決心靈、家庭系統等深層次的成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