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文脈的校園綠色生態景觀

傳承校園文脈是每一個校園都會做的,一起來看看吧!
(一)提煉民族文化
民族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賴以生存的土壤。校園綠色生態景觀首先應關注民族傳統文化的潛在影響,只有深深扎根于民族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才能發揮出深刻的潛在影響。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如天人合一的造園思想,仁者愛人的高尚道德,以及各類民諺警句等。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符號及傳統形象中最具有特色部分加以提煉和概括,有意識地運用形式美將其與園林要素組合成景觀作品,可以使學子們在追尋過去那些高尚品德的同時,傳承一種民族藝術美,探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突出地域文化
世界上每個地域都有其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不同的地理環境形成人們不同的社會觀念和思維方式。人文景觀的深層次影響確立了文化的地域特性,造成它的地域性差別。校園景觀設計應該有意識地挖局學校所處地域的歷史文脈,加深人們對校園所在地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從地域文化中吸取營養,賦予校園以文化生命,這也是避免高校景觀趨同的方法之一。
(三)延續校園歷史
大學校園文化景觀是在漫長的校園歷史演變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校園和師生共同造就了反映校園特征的歷史文化,校園的每個發展階段都留下了特有的痕跡。校園綠地的歷史文化景觀便成為直觀而立體地凸顯校園歷史得的對象,它作為校園形象和氣質的顯性標志及感性形象,體現了時間和空間的跨度。
(四)展現學科特色
大學的學科文化是對學科的不同認識和界定。學科是一個歷史的產物,它是知識體系演化發展過程中,由于人類認識能力的局限,人為分化而形成的一種社會建制。在學科知識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關于本學科思維方式、價值觀、語言符號等一系列觀念形態的非實體性的精神文化。不能的大學學科分類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專業在不同的學校也具有不同的學科特色。大學校園規劃建設應該按照學科群進行區分布局,以強化建筑群落的空間特征。